防雷引下线标志位置防雷引下线标志位置布置方案
更新时间:2023-08-29
浏览量:
本文目录
防雷引下线怎样计算?
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GB 50057-2010第4.3.3 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,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,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18m。
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,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,应在跨距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,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。
多层楼房防雷引下线怎么焊接?
、焊接设备、材料选取:根据施工图和施工部位,选择相对应的焊接设备、材料。
2、接地干线焊接:扁钢与扁钢搭接宽度不应少于扁钢宽度的 2 倍,两个大面不应少于 3 个棱边焊接;
3、主钢筋与主钢筋、主钢筋与承台底筋、承台及底筋与面筋、承台或底板面筋与 40*4热镀锌扁铁焊接双面施焊,搭接长度不应少于圆钢直径的 6 倍。
防雷柱筋引下线的标准?
1、引下线的布置一般采用明敷、暗敷或利用建筑物内主钢筋或其他金属构件敷设、专设引下线可沿建筑物最易受雷击的屋角外墙明敷,建筑艺术要求较高的可以采用暗敷。建筑物的消防梯、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的一部分,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器通路。例如,采用铜锌合金焊、熔焊、螺钉或螺栓连接。
2、引下线采用圆钢或扁钢(一般采用圆钢),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:
圆钢直径为8mm,扁钢截面为48`mm^2`,扁钢厚度为4mm。
装设在烟囱上的引下线,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:
圆钢直径为12mm,扁钢截面为100`mm^2`,扁钢厚度为4mm。
3、引下线应镀锌,焊接处应涂防腐漆,但利用混凝土中钢筋做引下线除外。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,还应适当加大截面或采取其他的防腐措施。
4、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,并经最短路径接地,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也可暗敷,但截面应加大一级。
5、建筑物的金属构件(如消防梯等),金属烟囱、烟囱的金属爬梯等可作为引下线,但其所有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。
6、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,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查引下线、接地线的连接状况,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1.8m以下处设置断接卡
隔震层防雷引下线柔性连接做法?
1、屋面避雷带敷设在墙上,利用结构柱内2根大于φ16主筋焊接后作为引下线,接地装置采用人工接地装置,地粱内底板钢筋焊接形成闭合回路,防需引下线与此钢筋焊接,不同标高避雷带利用屋面板内钢筋或25﹡4mm镀锌扁制连接。
2、屋面装设不大于20m﹡20m网格.所有突出屋面山的金属管道均应与防雷装置焊接。
3、避雷带,防雷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之间连接均采用焊接,并作防腐处理。
4、引下线在外墙距地O.5m处设测试点。
接地装置的引下线一般采用什么?
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、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。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,其尺寸和防腐蚀要求与避雷网、避雷带相同。用钢绞线作引下线,其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。用有色金属导线做引下线时,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导线。
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,并应避免弯曲,经最短途径接地。建筑艺术要求高者可以暗敷设,但截面积应加大一级。建筑物的金属构件(如消防梯等)可用作引下线,但所有金属构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,并且连接可靠。
采用多条引下线时,为了便于接地电阻和检查引下线、接地线的连接情况,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高约1.8m处设断接卡。
采用多条引下线时,第一类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至少应有两条引下线,其间距离分别不得大于12m和18m;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周长超过25m或高度超过40m时,也应有两条引下线,其间距离不得大于25m。
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,地面以下0.3m至地面以上1.7m的一段引下线应加竹管、角钢或钢管保护。采用角钢或钢管保护时,应与引下线连接起来,以减小通过雷电流时的电抗。引下线截面锈蚀30%以上者应予以更换。
上一篇 : 错误危废标志错误危废分类标志
下一篇:陶瓷碗或盘子裂开怎么办快速修复神器大盘点